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MiDIC项目交流生学习心得之四: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世界进入所谓的信息化时代已经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但在这个资讯、知识异常发达的年代,我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却似乎仍然难免空白、偏执。

今年的MiDIC项目共有三十多位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同学。开学后的第二个周末,班里来自瑞典的Jenny组织了一个party,大家各自带上本国的特色食物相聚一堂。当时我们只能算是刚刚把班内大部分同学的名字对上号,而外国同学的眼中我们只是五张长得过于相像的东方面孔。席间,大家操着各种口音的英语开始攀谈起来。雪男在Jenny介绍自己的家乡食物时,思乡之情溢于言表。考虑到我们当时可怜的口语水平,能让老外们听懂如此情绪化的东西,估计口水的刺激作用不可小觑。我已经想不起听到这些时Jenny的表情了,或许本来就没有理由记住,因为这件事情似乎过于平淡无奇,至少在当时看来。

若干个月后,Jenny已经成为了我们在MiDIC最要好的朋友。来自北欧的她没有某些西欧大国国民的傲慢,是我见过的老外中最为open mind和sweet的之一。又是一次party上的闲聊,大概是一些关于中欧差异的话题,Jenny突然提到了几个月前在她们家聚会那次的情景。她说,之前她从来没有机会跟中国人交流过。和我们成为朋友之前,她在欧洲见过的中国人大多都是经营超市、餐馆的中国商人。那天雪男讲到自己的思乡之情时,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You guys are so sensitive. We are not so different.”Jenny说完这些时,我立马愕然,我很想知道,认识我们之前,她脑海中的中国人究竟是如何的模样?…我没有问,但已经足够自己猜出答案了。

这些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被外国朋友问起有关中国、中国台湾、西藏、民主、宗教信仰等诸多问题。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交流,但更多的是“It’s too complicated to explain”。而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障碍,更有外国朋友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的极度缺失。你无法奢望自己能够给一个只学过不到十页中国历史课本的老外去解释中国过去、目前、未来的各种问题。但更让我自己难受或者悲催的是,很多问题是如此“复杂”、“沉重”、“吊诡”,以至于生长在中国,学业至硕士的我都无法“解释”。

如果我们自己都无法了解自己,又怎敢寄望于他人呢?

(喻强,2009级硕士研究生)

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议会调研

上一篇: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MiDIC项目交流生学习心得之三:在路上

下一篇: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MiDIC项目交流生学习心得之五:小城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