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从太平洋西海岸东方古国的现代首都北京,到大西洋西海岸引领世界近代脚步的美利坚合众国,再到亚平宁半岛北部兼具历史和现代工业特色的意大利北方重镇博洛尼亚(也称波伦亚)。经由美国东海岸到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万里留学之路”,在不同程度上挑战了“读万卷书”所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博洛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Bologna)和她所在博洛尼亚城同名交辉,始建于公元1088年,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而大学成立时三大系之一的法学系,是伟大的罗马法研究的发源地,也是幸运的我们访问留学的所在机构。法学系坐落于博洛尼亚市赞波尼街,街道两边集中了大学文学、历史和音乐传统专业的建筑,建筑之间也散落着教堂和剧院。这些建筑大多是红棕色,基本延续了博洛尼亚城邦的豪华大气建筑风格,加上传统的石板路,意大利式宽大的廊柱和广场中间百年古树伸展的枝叶,老城的每一个角度都似乎是大师笔下重彩的油画。
在16世纪翻修过的教室里听法律、政治和经济学这些服务于现代化进程的社会科学,和来自北美、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同学一起分享对同一社会问题的不同观点;在挂满红色窗帘的学术厅里,向教授和同学们介绍中国的现状和改革,听他们从另一种视角对中国经济、政治和教育的评论。在博洛尼亚的几个月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也感受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缺失“群众基础”的背后,是在人权、政府和国家等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与西方社会存在重大分歧。从西方的多元环境中遥望我们来自的“东方”,换位思考,是这段留学经历中最有价值的收获之一。
在欧洲留学的另一大好处是可以到所有申根国家旅游,可是费用也非常高。所以,我们只能精打细算,把学习之余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旅游攻略上面,旅途中吃不好睡不好,但欧洲的风景和文化依然吸引着我们几个第一次来的东方小伙子。从斯德哥尔摩的梅拉伦湖畔傍晚的帆船上仰望海鸥环绕升空的热气球,到登上星空下闪烁的埃菲尔铁塔鸟瞰巴黎的浪漫夜色;从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沉醉在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到伫立罗马斗兽场的台阶上脑中浮现古罗马人“血腥的狂欢”场面,欧洲大陆打造着这个星球的“人间天堂”。
这些不断融合的民族早早地展开了人类的文明历史的画卷,并在不断演绎、继续和传承,从地中海到北极圈,从英吉利到伊斯坦堡,每个国家、每个城镇、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故事,几乎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生活和最基本的人权和尊严,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偷渡客,是足球明星,还是橱窗女郎。欧洲人在用行动保存砖瓦,用制度维护尊严。所以在这块土地上,文明都似乎从未间断,历史一直续写,这也是欧洲人最引以为豪的,美国人羡慕却不曾拥有的,中国人本来拥有,却无法用城市、建筑、教育和国民素养来证明的东西。
感知博洛尼亚,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从这里走上每一段旅程,都走在文明的边缘。回国前的夜晚,我独自走在赞波尼街道上,静静地看昏黄的灯火里千年古城入眠的样子。可那夜的我,无法入眠,回国的激动和对那里一切的留恋矛盾的纠结在一起,心里默念:
Ciao, Bologna! Ciao, Italy!(再见,博洛尼亚!再见,意大利!)
这种色调一致的极普通的路灯均匀洒落在古城的角落,却比任何一个钢铁森林夜晚的霓虹都更让人沉醉和深思。
因为,博洛尼亚的灯火,闪耀的是历史,燃烧的是文明。
(胡健毓 ,200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