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哈哈,毕业了—-写给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些感情如阵阵巨风,吹拂在我动荡不定的生涯中,有时甚至吹过深­沉痛苦的海洋,直抵绝望的边缘。”——《罗素–我为何而生》

每当读到这深沉而优美的文字,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啊!没有孤寂,没有徘徊,更没有彷徨;只有力量、激情和燃烧,它伴随着我,走过了我的学生时代。我高迈的举着萤火一样的火把,去努力把每一个幽深的巷子照亮,我相信我的高蹈会展开这火焰的卷宗……

难忘那白衣飘飘的时代,难忘那晶莹剔透的初恋情怀。在她的眸子里,荡漾着爱情,流盼时,使一切都显得高洁温文。在四月的夜里 ,袭人以郁香,袭人以次次春回的怅惘。在她的心田里,倾诉着美好,眉目间,让一切都为之动容舒致,在冬日的晨曦,沁人以温润,沁人以阵阵冬日的恋歌。

陌上花开,她从拥挤的人群出现,投我以羞涩的微笑,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在退却。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情深款款的私语、意透落落的衷肠,让人置身其中有一种不能自拔的感觉,那是一种窒息的美。闭上眼睛回想一点蜜意,让记忆油油的在心底荡漾。那伤痕累累的痛啊,会是因为硕果累累的爱,假如爱情不是遗忘,苦难也不是记忆,记住我的话吧,一切都不会过去,谁若是没有勇气,谁就不会因等待而生。

爱情让我手舞欢欣,知识让我足蹈雀跃。

负笈求学的路上,已经整整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而这颗求知的心,依然精进不减,在书海中,徜徉啊,徜徉。最高兴的时刻,莫过于逛了书店,买了新书,摸上一摸,闻上一闻,那嗜书如命的书虫就被引了出来,按捺不住的是迫切、欣喜而带着紧张的心情,别提有多妙了。

培根这样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无独有偶,冰心也这样写道:“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而才、情、趣的获得,无它,唯有读书耳。

读书自然是要有博有精,虽然学的专业是法律,但是读书自然不会局限于法律。按照诸子百家的说法,法家产生于道家,因为一个人修道就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推广开去,就成了对众人严格约束,于是便有了法家。但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异化。

学知识自然是不能只沿着法学这条路笔直的走下去,尤其是我们学习法律的学生,不能对此做简单的理解。在此,要做两种区分的理解,首先,做事与做人的区别理解做事情自然是要精进利生,积极地维护法律的尊严,为了权利而斗争;做人则要谦下养生,行无为之事,处不言之教,碰到任何问题都要向内求,不能想着去要求别人。在这两者之间要来回的穿梭,相互关照。对于法科的学生而言,明白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道理是最关键的。其次,精神与物质的区别理解现代社会的诱惑很多,社会的物质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何才能做到呢?只有依靠道德和精神的强大。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作为一个学生,自然是要有技还要有道,要求学还要问道。老子和庄子是要读的,要把生死、善恶、美丑、贫富这些外相都了却、都参透,做到无欲则刚,才可以到社会上接受考验。

如果说知识和爱情是生命的源泉,对人类苦难的命运的同情则更多的带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弗违无时亏,奉时有时疲。《阴符经》说:“天犯杀机、阴阳起覆;地犯杀机、龙蛇起陆;人犯杀机、天地反覆。”天下之事,人心之患最大。一微涉境,渐成戛汉之高峰;滴水兴波,终起吞舟之巨浪。读《资治通鉴》,没有一页纸不是人权遭到灭绝性的践踏,没有一页纸不是人类的血泪史演就的,而这些惨绝人寰的血泪史无时无刻不在重演。一切都因为人有观念上的偏见、成见、妄见、邪见,要别人统一到自己的观念下,才算事情毕了。真是悲凉啊,柏杨先生这样评价道:中国人,你的名字叫苦难。而人类的命运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要克己复礼,济时益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时甚至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最喜欢的一首诗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自己在天道与人道的分裂与弥合中,参赞天地之化育,提携万物之生长,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这是中国人的信心与责任。

毕业了,人要走了,带走的是一颗感恩的心,带不走的是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师恩似海,无以为报,唯有日夜兢慎,坦坦荡荡,建功立业,回报桃李一二。

六月的校园,胡桃树依然葱翠,而心疼已渐渐蔓延开去。。。

(作者张铭浩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专业2006级硕士生)

上一篇: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举办首届硕士毕业生欢送会

下一篇: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第四期读书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