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法与经济学研究院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分享会”

2024年11月24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法与经济学研究院举办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验分享”,此次活动紧密结合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开展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提升”主题工作,旨在通过经验交流与创新探索,为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提供有力支持。学院副院长徐文鸣教授主持会议,多位优秀同学以自身经历分享了涉外法治领域的学习与实践成果,共同探讨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与方法。


王子晴同学作为欧洲法律与经济学硕士项目(EMLE)的研究生,结合自身在法学与经济学交叉领域的学习经历,系统介绍了涉外法治教育与国际实践相结合的独特优势。她表示,灵活的国际化学习路径不仅开阔了她的专业视野,更为她提供了深入了解欧洲法律实践的机会。她呼吁在场学生牢牢抓住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努力成为涉外法治发展的重要力量。

王亦民同学分享了他在伦敦大学学院(UCL)国际银行与金融法专业学习中的深刻体会。他通过自己的实例讲解了国际法学教育如何帮助他更好地理解全球金融体系和跨国法律实务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能力和法律思维,提升应对复杂国际法务问题的能力锻造涉外法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黄千格同学围绕自己在读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商业法专业讨论她感受到的学术氛围与实践模式,她提到,美国法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务能力的培养,并提供了丰富的国际法律实践机会。她建议同学们在涉外法治学习中注重跨学科融合,通过拓宽专业视野、强化实践能力,成为能够参与国际法律事务的高素质人才。

徐文鸣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涉外法治人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参与国际法治治理的重要支撑学院将继续深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他鼓励学生们在拓宽视野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为全面依法治国和参与国际法治治理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会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上一篇:法与经济学研究院组织2023级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

下一篇:法与经济学研究院成功举办2024级青年学术导师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