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比较法与国际私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雷纳·库尔姆斯(Rainer Kulms)应邀访问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并在学院路校区举行了以“数字欧元(Digital Euro)”为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徐文鸣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楼秋然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徐光东教授和谢尧雯副教授评议。
库尔姆斯博士首先介绍了数字欧元项目的政治与经济背景。他指出,欧盟推动数字欧元不仅是为了应对现金使用率下降的趋势,也是出于减少对美国信用卡组织依赖的政治考量,并以此抗衡稳定币等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竞争压力。他强调,尽管关于数字欧元的讨论众多,但其私法层面的问题却鲜有涉及,而这恰恰是关乎普通用户交易、担保和破产时权利实现的关键。
随后,库尔姆斯博士深入剖析了数字欧元在私法领域面临的核心挑战。首先,他探讨了基于账户(account-based)与基于代币(token-based)两种模式的差异及其法律意涵,并提出了核心问题:数字欧元的法律性质为何?它应被视为一项财产权,还是仅为债法意义上的请求权?这一界定将直接影响其在强制执行、尤其是破产程序中持有人的法律地位。其次,他详细解读了数字欧元“瀑布功能”(waterfall functionality)的设计,即个人账户持有上限为3000欧元,超出部分及企业收款将自动转入商业银行账户。这一设计虽旨在维护金融稳定,但也引发了关于交易灵活性和金融中介机构激励机制的疑问。最后,库尔姆斯博士讨论了在网络安全风险下,银行和支付服务提供商等中介机构对消费者应承担的注意义务与责任标准,并分析了数据保护法在刑事调查等场景下可能与隐私权产生的冲突。
在评议环节,徐光东教授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补充了背景信息。他认为,尽管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必然趋势,但鉴于货币在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必须进行审慎的成本效益分析,尤其要警惕其对金融稳定构成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加剧政府权力的前景。
楼秋然副教授提出了两个关键问题。他首先询问欧盟将如何推动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以支持数字欧元的运行;其次,他针对私有链或联盟链可能带来的隐私挑战,提出希望了解欧盟在数据和隐私保护方面的具体解决方案。
谢尧雯副教授高度赞扬了讲座提供的私法新视角。她指出,库尔姆斯博士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数字治理中公权力机构与私营科技公司合作时的内在张力,尤其是在责任分配和安全保障方面。她进一步提问,在公私合作的模式下,应如何设计有效的法律机制以增强私营公司的公共问责制。
库尔姆斯博士对与谈人及现场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回应,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